全国分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招生门户

高校自主招生 高考招生改革的突破口

时间:2013-01-08 07:41:56    作者:报考114

  从2003年开始,自主招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始探索起步。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选拔那些高考不易发现的特殊才能学生。

  按照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自主招生面试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入选考生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这就是说,自主招生是正常的高考招生的一个辅助手段,不是很多家长认为的学校另外招生,而是同样参加高考,只是多加分,一般在20分到30分之间。

  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初衷,本是拓宽多元化选才渠道,“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从各名校制定的招生政策来看,“成绩优秀”却仍是无法绕开的先决条件。被确认有推荐资格的学校,也多为各地的中学名校。

  近10年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亦逐渐由各校分别举行演变成“抱团”进行。通过实行“联考”,已逐渐形成四大联盟,即“北约”联盟、“华约”联盟、“卓越”联盟、“北京高科”联盟。

  针对自主招生联考的几大联盟,舆论反映不一。支持者认为,自主招生联盟为探索一年多次高考作了有益尝试,是今后多层次、多批次高考的雏形。反对者则认为,现在的自主招生联考,只是为了抢夺“尖子生”的竞争手段,没有什么意义,并且还变成了大面积的“小高考”。

  其实,高校自主招生最需要解决的不是“掐尖”,而是给天才、偏才开辟通道。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而言,未来应致力于促进这一招生新模式的发展完善,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