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高考中,高考作文是大家最关注的内容,也是最能拉开分差的一道题。为了让考生更好的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中国教育在线举办了“2014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征文活动,把你认为可能出现的作文题目、作文素材告诉我们,奖品等你拿哦。下面为中国教育人博客“凡人不烦清净平和”猜想的以“木桶与人”为主题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历年的高考作文,基本立足于由事及理的思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作文叙事明理……
在此,根据这一思路,结合学校教育的本质——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学,以致用,摆明事实,讲清道理……
作文,是在多角度的思考后,对事物的看法……
教育,是使人了解世界,为人提供思路和道路的途径……
许多人认为有道理的一个说法,简称——“短板理论”。
即“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由最长的桶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桶板所决定……”
这理论,或是说法,流传甚广,自有其成因。
这个理论的主要角色,是木桶;能够流传的原因,于人相关,这里,试叙……
木桶于人
一.对木桶的“短板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立足木桶理论,再进一步思考,可以把它深入的拓展开来。
木桶的主要的功能,是储存物事,如水……
按照短板原理有个先决的条件,就是这只桶的材质、做工等方方面面,都没有问题。
然而生活中的事实是,就桶盛水这种功能来说,不仅仅取决于短板的高度;还有,木桶的每一部分同等的重要:
可以设想一些状况:如,板壁强度不足,结合的胶着不强,桶底、桶身漏水,桶箍断裂,桶的本身腐朽等等,都会制约这只桶的盛水状况——水面的高度就难保证……
“短板原理”在复合的条件中,明显不足以支持水面高度,由最短的板高决定这一说法,
复合条件下,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所以不能给短板原理的决定性作用,以有力的支持……
二.人于木桶的类比
试以木桶的“短板原理”来对照人的状态。
这些类比排列如下:
1,桶底——人的道德品质,包括自尊与尊他、责任和担当……是为人处世的底限
2,桶身——人的各项才能,包括自然与人文知识,以及理解及运用……是生存生活的基础
3,桶箍——人的健康状态,包括心理与生理,以及人对环境的适应和调整……是幸福健康的保障
4,其他组件和辅助条件:如桶盖,胶漆,类似人的信心、耐心、爱心……是人生责任的担当
人,接受“短板原理”的很大的原因,就是把各种技能、才能,乃至学习能力和桶板类比,形成了观念,才接受这一说法的。
三,“短板原理”并不适合人的状况
请接着,再作联想,短板原理借用木桶的结构,能否说明这个道理:人生,仅仅依靠自身,靠自身的各种能力,就能保障实现幸福?并且对于个人来说,幸福的指数高低,由个人能力中最低的那部分决定?
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
之所以这样下结论,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社会由一定范围的人形成,脱离社会,人的某些能力,将失去价值——人拥有的某些精神和物质条件,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如沟通用的语言,口袋中的货币……
综上所叙,人生的幸福水平,由人自身状况和环境的共同交织形成。
所以说,短板原理,对于人的适用性,明显不足。
四,通过真正的教育,把握人生的幸福
真正的教育,是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传承……
幸福水平,是人和社会及相互之间的,实实在在的内外相通的状态……
幸福来源于真正的教育。
通过教育,人可以具备“德、才、识,”,内在保障人生的顺利:
德:可用素质、品行等等解释。具体可理解为,尊重自己与尊重环境,及环境中的他人;尊重知识;关爱亲人利益朋友等。
才,是人学以致用的能力……
识,是德才相结合,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经验教训的总结。
这应该是人生存和生活的必需能力……
若人具备这些条件,人当具有把握自身幸福的能力。
其次,人还得在社会和现实中生存和生活,人还得有好的环境……
这时,再回过头来,把人和木桶类比,则此桶是只货真价实的好桶,并且处于一个安全的好环境中……
五,营建和谐的“社会大桶”
毕竟,今天的每个人不是被动的、被装填的容器,也不可能是木桶;人是活生生的动物,是继承以往文化和文明的群体。
人的幸福满盛与否,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成立;是因为,人的自身和环境密不可分,幸福的另一半,来自社会群体。
衣食住行……人都在其中;大多数人,很少愿意主动地脱离群体生活,带着浑身的、全面的本事,处于世界的封闭的角落,默默无闻的孤寂地……
人,是动物的一种,需要和外界不断的交流:精神,语言……物质,文化……
天然的、动态的人,拥有的是动态的幸福;幸福,是你中有我,我总有……
幸福,是满足;是无缺;是知足而劳作……
和谐的社会,是人群幸福的共享,是个人的满足,是共同的担当——个体的聚集,形成幸福满盛的“社会大桶”。
和谐的社会,由其中的每一个体,如滴水成河、如积沙成山一般构建而成:正如“泰山不让寸土,大海不拒涓流……”
觉悟:
木桶的短板原理,可以给人以启发,给人思考……
人于木桶,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宇宙一物……
所不同的是:
木桶于人,不能自我的思考和行为……
人于木桶,可以通过思维和行为,改变自身,获得幸福……
人可以通过教育,获取“德、才、识”;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社会的状况……
人们还可以通过思维,引导行为,珍爱生命,珍爱社会,珍爱自然……
决定人的这些状态的根本,在社会、家庭、个人……关键在文化,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