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分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招生门户

2014年高考: 复习备考给考生的建议

时间:2014-03-19 11:56:59    作者:报考114

    

核心提示:随着高考临近,各科怎样复习、怎样备考,今年高考试题可能会有哪些变化等,已成为广大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的教研员们,请他们提出复习、备考建议,给广大考生支招。

语文:突出作为

母语的学科特点

我省高考自2011年开始使用新课标全国卷。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坚持以考生为本、以能力考查为核心,突出语文作为母语的学科特点,贴近时代、社会和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基于这些特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高红霞给全体高三学子提出了几点建议。

高红霞说,《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基本依据。因此,广大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大纲规定的考点,对语文试题的框架有一个整体认识,清楚每一个考点考什么、怎么考,复习才能有的放矢。二、重视知识积累,实现知识迁移。考生应逐一梳理各个知识点,杜绝含含糊糊、似是而非,避免答题时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提升知识的有效迁移能力。三、强化规范意识,提高得分能力。主观表达题要重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分析,关注语言材料的核心价值,组织答案要有概括、有分析,言之有据,注重多角度、有条理地表述,力戒单一化。对题干关键词要有敏感度,准确把握问题的指向,不偏不漏,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语文素养变成试卷上实实在在的分数。四、关注社会人生,彰显时代精神。语文试题选取的材料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与时代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还考查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和理性思辨能力。因此,在备考时应关注社会人生,关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特点和主流文化价值,在答题时以开阔的视野表现出直面社会的担当和人文情怀。五、写作训练要细化。经过近年来的高考实践,材料作文已逐渐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考生在写作时要关注材料涉及的人和事,分析事件形成的原因,在“符合题意”上下工夫,用积极的思维和准确的表达呈现个体对时代、社会、他人的关注和思考。

数学:强调探究性、

综合性、应用性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陈刚认为,整体来看,今年数学考纲没有变化,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以中等题为主,总体难度适当。陈刚说,新课标高考改革后试卷趋于稳定,但不代表一成不变、没有创新。正像《考试说明》所说的那样,数学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突出数学试题的能力立意,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数学是高考中分数梯度最明显的学科,也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学科。参照最新的《考试说明》,陈刚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抓基础,千万不要浪费黄金般的时间去做考纲不作重点要求的知识模块中的难题。就数学学科而言,比较容易抓住的部分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但选择题和填空题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心理上千万不能失衡。他建议大家配备一套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专项训练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积累、巩固一些常规的解题技巧,譬如特殊值法、定义法、等价转换法、筛选法、数形结合法等;再对照答案甄别概念上的混淆,对稍难一点的请教老师,区别常规题和拔高题,力争“对六冲八”。因为填空题有“小大题”之说,所以备考时一定要回归教材,找到题目的原型和背景,化归为熟题或基本题型来解决。由于填空题没有步骤分,故解答过程一定要准确无误。陈刚说,考生要善于在解题后进行归纳总结,不要盲目地做题,学会一个例题就要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争取基本类型“各个击破”。

英语:活学更要活用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雷建国根据二模英语试题、答题情况分析及考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为全体高三学生提出了高考复习、备考建议与对策。

雷建国建议考生重视对考纲基本词汇和语法项目的复习,培养活用能力;要精选训练资料,加强专题限时训练和综合限时训练;要重视阅读,加大阅读量,提高解题能力。

雷建国说,在英语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无论从培养高中生的整体英语素质出发,还是为考生参加高考着想,都应重视阅读。阅读有利于词汇复习、有利于语法复习、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有利于语感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其对阅读理解题的理解能力。

2014年,河南省高考英语科目将取消延续多年的单句型语言知识题即单项填空题,代之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本次改革要求考生既要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语言阅读能力。新的题型更加灵活地考查了考生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必须引起师生的极大重视,加大对新题型的训练,掌握正确的解题技能和技巧。

文综:今年有3个变化

据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柳仲昌介绍,文综政治部分高考内容今年有3个变化:一是增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点的分量,从原来的小知识点转变为专题类,考生要着重复习;二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提法,取代了以前的“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提法,考生要复习、掌握新提法形成的原因、如何建设等;三是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新提法,学生要掌握其具体含义。

需要强调的是,今年政治高考大纲最大的亮点是在主观题评分标准上,除了原有的按采分点给分外,又新增了“观察性学习评价”标准,从而增加了导向性机制。“观察性学习评价”标准主要分4个档次:最低档是答题引用材料,不用相关知识;第二档是能够运用知识去阐述问题,但阐述不够准确;第三档是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知识,逻辑性较强;第四档是能够准确运用知识,材料结合合理。评卷时,达到每个档会结合采分点给予相应分数。

柳仲昌说,以前考生如果答题没达到采分点将一分不得,现在根据新评分标准,如果答题时能正确运用论据阐述自己的观点,即使不占采分点也会给予一定分数,这对考生更有利。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依然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力求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李铭认为,今年会继续注重对历史知识及各类热点的隐性考察。创新的是材料阅读障碍相对减少;专门考察史学知识记忆的题目横空复出;注重对史学素养的考查;题型继续创新,说明类题目出现等。

李铭说,历史知识既包括主干知识,也包括边缘知识,既有考纲和课标明确规定的,也有高于考纲和课标的。高考强调记忆、理解、观察、分析、概括、说明、比较、论证、探究等思维能力的考察,着重考查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近两年尤其侧重对比较能力的考察。另外,答题时要注重与实际热点相结合,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陈卫东认为,高考文综地理部分注重新情境、新材料、新角度,体现能力立意,追求考试公平;采用呈现新知识、新方法——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应用新知识、新方法的考查方式,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观、学习观。他建议教师在考前为学生精选一些易错题编成几套试题,让学生重温“问题”,分析、总结、领会有关描述的方法思路、标准及答案异同点的根源。学生则应回归教材、课标,结合考纲,夯实基础,查缺补漏。要重视对地图知识的复习,建立空间概念。

理综:总体变化不大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原东生认为,今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总体变化不大,考生要全面复习,打好基础;要关注考纲中变化的部分,逐一对照最新考纲,以能力提升专项过关为主,但不必涉及太多偏题、怪题;要加强适应性练习,加强对做理综题的顺序方法的适应训练。原东生说,有很多讲过的题目再出现时学生仍然不得分,所以老师的讲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学生的考分,还需要研究学法狠抓落实,让学生真正掌握、做对、得分。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周继敏认为,2014年理综化学部分考试大纲没有变化,说明化学学科试题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周继敏建议考生关注考纲示例题型变化,体会这些新增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层次,对比近3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热点。周继敏说, 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题型相对固定。有几个是每年必考的,如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确及错误判断等,在高考前可对这些题型进行重点练习。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刘富林认为,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一般都是“来自基础,经过提高再回归基础”,因此,在系统复习中应特别注意对学科核心概念、规律及方法的提炼和概括,实施“旧题新作、小题大做和答题巧做”训练策略,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形成系统化、条理化、过程化的知识系统,在夯实“双基”、掌握析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增强考生的高考应试能力。

 

中国报考114(http://www.baokao114.net作为国内较大的招生教育门户网站,拥有权威、丰富、及时的教育资源。在各大知名网站百度、谷歌,可直接搜索,排名均名列前茅,支持中英文搜索。同时历经5年在招生市场和教育市场中的培育,在高中生及家长中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目前这个群体已经扩展到家长和社会上有教育以及教育需求的广大人群。与多家高等知名院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声誉与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