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分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招生门户

美国学生一年可参加六次高考 究竟考什么?

时间:2013-12-18 11:24:18    作者:报考114
      当教育部还在酝酿国内高考部分科目“一年多考”时,这22名考生已经参加了美国高考,提前体验了一年多考。

  据了解,美国学生一年可以参加六次高考。而安徽大学ACT中心与美国方面的合作是,学生们可有两次机会,第二次考试将在明年4月份进行,然后取两次考试的最好成绩作为申报美国高校的依据。

  中国考生整体平均分1385分

  北上广居前三,有很大提升空间

  面对全英文试卷,参加此次考试的考生普遍感觉不太适应。

  合肥一中女生梁梦瑶此前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英语集中学习,目前她掌握的词汇量已经是国内高考英语要求的3至4倍,但她仍旧认为理解试卷依然有难度,除了数学简单些,其他科目都有些难,主要是全英文试卷,词汇量跟不上,考试时间很紧张。

  近年来,我国参与美国高考的考生日益增多。杜克国际教育上月发布的《2013中国SAT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当前SAT考试分数整体呈现出高增长态势,较去年平均提高131分,其中投入学习时间、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师的指导仍是关系考试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截止到2013年5月,统计过去一年时间,中国考生整体平均分为1385分,而大部分名校要求入学成绩达到1800-2200分,可以看到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城市角度观察,北京、上海、广东分数稳居全国前三名,分别为1455分、1349分、1342分,也显示出地区教育水平差异显著,凸显大型城市师资优势。

  实际上,美国的高考有两种,即SAT或ACT,分属美国大学考试委员会和美国大学理事会两大权威教育机构。虽然ACT和SAT都俗称“美国高考”,但两者在出题特点、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以及美国大学的接受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

  SAT源于智力竞赛,以竞赛为模板,以考察IQ为出题特点,是基于推理技能的考试;无固定的考试范围和大纲,无官方权威备考课程。申请大学中多数要求寄送所有SAT成绩单;SAT成绩被美国大部分四年制大学和文理学院所接受。ACT源于美国高中毕业考试,侧重考察课本知识的掌握,是基于知识的考试,ACT成绩被美国所有的四年制大学和文理学院所接受。据2012年SAT与ACT官方报告显示,美国高中生140万余人次参加SAT考试,160万余人次参加ACT考试。

 

  原标题:美国学生一年可六次高考 美国高考究竟考什么?

  着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作文强调例证,观点自圆其说

  SAT主要测验考生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3科。数学部分即代数几何,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容易,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学生数学能力差,而是他们学得晚,中国的数学学习过分超前。阅读部分为阅读理解和填空,被称为批判性阅读。

  据我们了解,写作要求考生在25分钟之内写大约400字的作文,作文的话题范围非常广泛,政治、经济、社会、教育都可以考,但绝不考查任何高深的专业知识。写作题目聚焦有争议的话题,看上去很深奥,都是涉及人生、成功的看法。我们认为,这些作文考的是说服性作文,即考查考生能否在短时间内搜集大量的论据,具体论证自己的观点。没有标准答案,“观点不重要,关键是用实例证明。”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

  ACT与高中教学的关联程度稍高一些,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测试考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ACT含数学、英语、阅读和科学推理4门必考科目。科学推理整合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综合在一张卷子上,以推理题目的形式出现。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考查考生对高中知识的掌握和逻辑能力,侧重于对中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测试。

  总的看来,两类考试都是一种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适应性测验的配置性考试。从学生的角度看,中美两国的高考制度都是一个应试过程,只是应试内容不同。中国的制度基本以考分为准,相对单一;美国则在标准考试分数之外还包含对平时成绩和课外活动等的要求,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在美国“学习”是一个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没有标准答案。拿他们一堂“水的蒸发”科学课为例,孩子们一个个犹如小科学家,围绕杯子里的水位为什么下降的问题,展开想象和讨论,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加以引导,可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考试内容不是要他们背诵现成的答案,重要的是实验的过程和思考。

  从教师的角度看,在教学方法上,我国教师更注重书本知识,对于解题的方法讲得很透彻,课堂重预设,生成性不够,很少动手操作,更不说课外,也不太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导向型”,追求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难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发展能力,特别是应试能力。美国中小学强调能力体系,其教学目标则是“能力导向型”,追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等。“能力导向”的定位,使知识的掌握作为一种探索的行为或创造的过程。

  大学招生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非一考定终身,一流大学常拒高分生

  事实上,美国高考虽也将分数“及格”作为申请大学的必要条件,但却并不像中国高考那样是上大学的全部充分条件,美国大学录取考生,除了SAT分数,还十分看重考生的“课外活动”、“申请信”,更在乎考生的“实际能力”、考查“你是什么样的人,个性特征是什么”,“梦想是什么?”事实上,这也正是许多美国一流大学,常常会拒绝录取SAT高分考生的重要原因。

  准确把握和解读美国高考制度的主要特性,的确十分必要。然而高校的录取标准和评价体系才是真正的“指挥棒”。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分数为录取的唯一标准,所以课堂教学“分分必争”,不能切实实施以探究为主的多样性学习,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其结果是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去培养“考生”,而不是“学生”。是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虽仅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美国高校招生搞“三合一”:高考分数,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等)。在美国成绩好并不保证你能被所申报的大学录取。

  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管理上的招考分离,学校自主权大,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政策,院系分招是自主招生制度的核心,院系有更加具体的特色要求,院系最有责任、最有权力对人才要求做出决定,对于社会需求、学科和专业发展,以及自己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其理解最为专业,其应变最为灵活。

  新闻背景

  12月14日,2014年度美国高考ACT考试开考,来自安徽省的22名高中生在安徽大学参加了这一考试。

  与国内高考不同,美国的高考是将考试所有科目都放在一份试卷上,一人一份。试卷前一天空运至合肥,考试结束后立刻封存原样寄回美国,预计成绩将在5周后揭晓,届时学生可通过网上查询。(夏志清 蒋晓东)

                                                               报考114http://www.baokao114.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