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分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招生门户

哈尔滨市高考状元班揭晓 高考平均652.6分

时间:2013-06-25 11:47:52    作者:报考114
      

状元班合影。

  东北网6月25日讯 24日,2013年高考状元班揭晓,哈三中高三八班荣膺全省状元班。该班全班49名同学平均分652.6;9名同学进入全市理科前30名,2人竞赛成绩突出保送清华;21人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6人获得清华、北大加分。

班主任闫琳虹。

  低调老师的教育观:好习惯终生受益

  作为高三八班的领军人物,班主任闫琳虹告诉记者,“我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好成绩是同学们努力得来的,我为他们高兴。”面对全体同学获得高考“满堂彩”的成绩,闫老师显得谦虚而低调。但她的大教育观的教学理念则是: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终身”教育。

  据了解,闫琳虹老师在哈三中从教18年,带过四届毕业班,其所带班级曾多次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010年开始任三中高三八班班主任。


 在高三八班,有着许多被闫琳虹老师“量化”的规则,要有时间观念;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职责;每天思考自己进步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与人为善是最基本的准则……

  这些“班规”,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有的更细化到生活的细枝末节里。

  “我对我的学生的教育力求让他们受益终身,而不单纯是提高学习成绩。”闫老师说,全面的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落脚于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养成好的习惯,不仅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对同学们将来的人生也是获益匪浅的。

  班级学习“独门秘籍”:将题型归类

  在传统的高考复习中,“错题本”被学生和老师奉为高三阶段复习的“利器”,而这个传统,在高三八班却被完全颠覆了。“我认为理科的学习,把题型归类才是首要的”班级学习委员李振轩说。

  在高三八班,大多数学生跟李振轩有着一样的习惯。对理科学科,系统的学习过后,将题型归类,力争做到看完题目后,脑海就会浮现此种题型的特点,解法以及需要套用的公式,熟练后,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避免了出错,题型归类已经成为了高三八班理科学科学习的“独门秘籍”。

  班级的第三名孙欣,也是“题型归类”学习法的忠实拥护者,他692分的高考成绩中,数学成绩高达147分,距满分只差3分,说起对这次高考题的体会他笑着说:通过题型归类,我和我班级很多同学成绩一直都很稳定。说到今年高考,“我们真的希望这次数学题能再难点,这会让我们的成绩跟别人拉开一些距离。”孙欣有些遗憾地说。

  状元班的状元郎:用戏曲放松自己

  提起班级高考694分的状元郎殷鉴远,朝夕相处的同学对他的学习状态概括为两个字“轻松”,说他看上去并不十分刻苦,在京剧和鼓曲上还颇有造诣,但学习效率很高。做到学习和兴趣互不影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殷鉴远是怎么做的呢?

  殷鉴远说,他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效率的重要性,“超过自己专注极限会让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这时就该做点感兴趣的事,放松下来。”他的放松“秘法”,是他钟爱的京剧和鼓曲,每当疲劳袭来,他就放下书本,哼一段京腔,听一曲鼓曲。

  除了京剧和鼓曲的发烧友,殷鉴远还是化学实验的佼佼者,他的床头柜并非是摆好了台灯和课外书,而是一个四层的化学实验柜。

  保送生参加高考:成绩名列前茅

  早在高考之前,高三八班的甄行践和王子路就通过保送生考试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

  对于高考前就已经迈入全国知名学府的2名保送生,甄行践和王子路并没有像旁人以为的提前“撒欢”,而是继续学习,备战高考。他们表示:“能有今天的成绩,与母校和老师的培养分不开,冲击高考,证明自己,也为母校争光。”

  “高考是对自己的一种证明。”提起2名爱徒,闫老师骄傲地说。她同时也爆料了他们的成绩,甄行践班级排名第五,总分688分;王子路班级排名第七,总分681分。
                                               报考114《http://www.baokao114.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