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分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招生门户

高考生德国留学申请入学需通过高考

时间:2013-06-25 11:45:37    作者:报考114
            随着高考分数线的陆续公布,高考后留学也将掀起新一轮高潮。新浪出国平台特邀请来自各国使领馆、官方教育机构、校方代表和留学专家为广大高考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下文章来自德国DAAD驻京办事处。

  留德中国学生概况

  根据调查显示,2011年在德国高校注册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25万,所占比例为全德国高校学生总数的11.4%。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和奥地利。多年以来,中国留学生一直是德国高校外国学生中最大的团体。2011年共有22828名中国学生在德国高校注册,且此数据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也高于全德高校学生毕业率的平均水平。

  在攻读学位方面,与本科课程(Bachelor)和德国传统本硕连读课程(Diplom)相比较,更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硕士课程(Master)。而最受留德中国学生喜爱的专业课程中,机械工程和程序工程、经济学、电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日耳曼语言文学位列前五位。鉴于中国学生对工科和理科专业的偏爱,在选择学校类型时也多会选择理工大学。

  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德国大学入学资格

  中国学生申请德国大学的入学资格有如下两种情况,即通过高考并被中国教育部承认的中国高校录取之后的德国大学具体入学资格。

  第一种情况,小学至高中学习十二年,并通过高考的申请人在符合如下情况时具备德国大学直接入学资格:

  1.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一个学期;

  2.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三个学期。

  而如果在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修满一个或两个学期的申请人,则具备申请德国预科的资格,有关德国预科的信息可在以下网页中获得:www.studienkollegs.de。在完成预科课程并通过预科的结业考试即“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Feststellungsprüfung)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

  第二种情况,小学至高中学习十一年,并通过高考的中国申请人在符合如下情况时便具备德国大学直接入学资格:

  1.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三个学期;

  2.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五个学期。

  而如果在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未修满三个学期;在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未修满五个学期的申请人,则具备申请德国预科的资格。

  申请德国大学基本流程

  在准备申请德国大学的过程中,首先应确定自己的专业。为此,事先获得详尽而可靠的信息是绝对必要的。申请者可通过网页www.study-in.de 了解高校及专业情况,具体要做的是:翻译公证学历材料,并申请审核——所有满足学历要求者通常都要通过德国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的审核才可以向德国大学递交申请。此项工作至少半年,推荐提前一年或进行,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做必要的准备。与此同时,学生应该尽早开始学习德语。如果计划在德国大学攻读德语授课课程,那么必须在申请大学之时至少提交德福考试(TestDaf)TDN4证书或者DSH考试的DSH2级证书。如果计划申请英语授课或者英、德双语授课的国际课程,一般至少必须提交托福90分或者雅思6.5分的成绩证书,而申请英、德双语授课还必须提交200至400学时的德国学时证明,具体要求可通过进行查询。

  德国大学其他入学资格简要

  除了参加高考并被中国高校录取后获得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的情况之外,来自中国共40所的DSD学校的中学毕业生也具备德国大学或者预科的申请资格。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通过了DSD二级考试,以及高考成绩达到211工程院校分数线的DSD学校毕业生具备申请德国大学的资格。第二种情况,通过了DSD一级考试,以及高考成绩达到211工程院校分数线的DSD学校毕业生可以申请德国预科。在2013/2014德中语言年的框架下,未来开设德语课程的中国中学的数量将增加至200所。

  当然,已经成功获得IB证书和A-Level证书的国际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同样具备申请德国高校的资格。申请者们可以通过DAAD入学条件数据库www.anabin.de对不同国家和学历以及具体信息进行查询。

  最后,我们将引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陈洪捷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对中国学生留学德国现状所做的积极评价。他表示,德国是中国青年学生最热衷的留学国家之一。热衷的主要原因在于德国的良好声誉以及相对低廉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同时,从德国留学归来的中国学生学者也均对这个留学国度赞赏有加。德国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科研设备、留学期间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个人独立能力的锻炼等等,都是留德归国校友为之称赞之处。陈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同时指出,“德国学术文化中的自主性,批判性,缜密性和系统性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解和体验另一种教育和学习方式,使中国年轻人受益匪浅。”

  有任何留学疑问请拨打咨询热线:4000-222-376           报考114《http://www.baokao114.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