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分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招生门户

放开异地高考 改革应继续施压

时间:2013-01-08 07:42:23    作者:报考114

  继黑龙江、安徽等地放开高考户籍限制之后,江苏、山东等地先后表明异地高考方案出台时间。但是,备受关注的北上广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不可否认,这些地区的改革操作涉及异常复杂因素,同时,观念上也存在严重分歧。最近,“非户籍”女孩占海特在微博上与人争议异地高考,却被部分沪籍人士斥为“蝗虫”,要求其“滚开”。

  人有自由迁徙的权利,绑缚在人身上的资源待遇自然应随之一起流动。以高考来讲,户籍限制要松动,教育资源要公平配置,考试招录要消除区域差别。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起呼吁放开异地高考,并视之为教育公平的起点之一。

  当然,道理都会讲,权利、公平没有人直接否认,但利益阻碍一旦多了,改革面对的因素就越复杂,改还是不改,哪些地方可以先改,哪些地方可以暂缓,观念上又有了分歧。分歧也从观点争辩转变为直接的谩骂,以至于讨论异地高考权利的争取就被骂为“蝗虫”,被喊着要“滚开”。

  认识权利,追求公平,共识总在抽象的层面最先凝聚。什么才是权利,怎样才算公平,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具体认识,改革的刀子一动下来,分歧、争议加大并被激化。什么是权利呢?外地人要争取异地高考,即不受户籍限制而接受教育的权利;一些当地人则要维持地方教育资源优势,仿佛特殊优势成了习惯,就被当作了权利的一种。怎样才算公平?有人认为公平是实现国民待遇的无差别,有人则认为人要区分为国民、省民、市民,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公平,国家有国家的公平,地方有地方的公平,在哪里纳税就在哪里享受公平。

  北广上是特大城市,人们趋之若鹜,城市资源承载力有限,要放开异地高考确实不容易。但现实复杂性在一些人眼里,又似乎成了暂缓改革或者不加改革的托词。改革有没有潜力,有没有突破方向,这没有被充分讨论,一切问题仿佛只能依靠时间慢慢消化。复杂因素,越是被强调,就越是弱化了改革的魄力,也越是激化了分歧。不同群体站在各自看重的问题上谈改革,以问题设定立场,解决问题的手段优先于价值上的考虑,没有手段甚至就说明改革不甚合理,至少谈不上紧迫。以此来看,有关北广上异地高考的一些观念分歧,还是源于改革没有加压,现实复杂性被过分强调。

  放开异地高考,方向既已确立,改革就必须是刚性的。这次改革虽然采取各地因地制宜的方式,但改革主导力量始终在国家层面。教育部给定了原则、时间,改革有着基本的底线,不可能愿意改革的地方就能先拿出方案,不愿改革的地方就为现实复杂因素阻碍了步伐,以至于给定的最后期限可以不管不顾。

  改革力度取决于国家能动性,而不可能只靠地方的积极性。现实复杂因素固然很多,但越是这样,改革就越应加码。观念分歧当然不少,但正是因为改革力度弱化,争议的核心焦点都没有围绕着权利、公平,基本认识经常性的被曲解,也无端制造了许多伪话题。放开异地高考,改革正需要继续施压。